壽命長短因物種而異通訊,蜉蝣朝生暮死,壽命是一天,烏龜?shù)膲勖菐装倌辏>d的壽命是上萬年,而燈塔水母從理論上來說是永生的。
人類的生命雖然沒有這么長久,但在我們不斷的努力下,人類的最長壽命也一直在延長。
在2000年前,人的平均壽命不足20歲,到了18世紀,延長到了30歲左右,19世紀是40上下,到了20世紀后期,人的平均壽命到了60歲,發(fā)達國家平均壽命更是到了70以上。
可見隨著發(fā)展,人的壽命一直在延長,而且科學家認為,只要我們能突破癌癥,那么人的壽命還能再次延長。
根據(jù)人類發(fā)展史表明,壽命一直在緩慢上升,那是否意味著,這種趨勢會一直持續(xù)下去呢?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了解一下,為什么人會死亡?
若一個人平安順遂通訊,那么他最大的敵人就是衰老。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老年疾病盛行的時代,在發(fā)達國家,老年癡呆等退行性疾病被稱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健康危機”。
眾所周知,身體中大部分細胞處于一直更新的狀態(tài),衰老也是從細胞水平開始的。
1961年,科學家海弗里克提出了海弗里克極限,他認為,大多數(shù)細胞在進入衰老之前,細胞的分裂次數(shù)是有極限的,正常的分裂細胞在進入衰老之前只能分裂40到60次,每一次大約是2年。
2009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發(fā)現(xiàn),位于染色體末端的端粒,每次細胞分裂后都會縮短,一旦到了臨界值,細胞就會啟動凋亡機制。
201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生活非常健康,有很好的醫(yī)療輔助,人類的自然生物年齡極限大約是115歲,只有極個別的人能突破這個年齡。
而現(xiàn)實是,在歷史中,目前已知的,活過了115歲的,只有48人。
科學家認為,這很可能是因為任何與年齡相關(guān)的疾病都會在這個時候發(fā)生。
人類的壽命能突破極限,達到永生嗎?
只能說,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增加預期壽命,但壽命的天花板不會很高,因為生命的使命更多的是繁殖和傳遞,而不是永生。
很多人認為,人類一直在進化,為什么到最后人類沒有進化出永生呢?
生物學家喬治·威廉姆斯給出了自己的見解:這是因為生命的側(cè)重點不同。
機體內(nèi)的基因是多面性的,有的有利于生長和繁殖,有的則不是,這種現(xiàn)象就是拮抗基因多效性。
喬治的拮抗基因多效性學說認為,基因的最大使命是繁殖和傳遞,對繁殖和傳遞有利的基因中,有很多基因是有負面效果的,衰老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驗證這個理論,科學家們對“秀麗隱桿線蟲”蠕蟲進行了相關(guān)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對蠕蟲體內(nèi)30個拮抗基因進行調(diào)控后,蠕蟲的壽命明顯提升了50%。
而這次研究中,調(diào)控研究的基因只占蠕蟲的0.05%,也就意味著,只對極小一部分的基因進行調(diào)控,蠕蟲就延長了50%的壽命,那如果運用到人類上,壽命又能延長多少呢?
這個數(shù)字是無法預估的,但絕對會讓人大吃一驚。
最后
預期壽命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指標,也是衡量社會和科學進步的指標。
更長的壽命會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積累更有價值的生活經(jīng)驗,為我們的工作做出重要貢獻,潛在地幫助人類作為一個物種進步。
但衰老是一個自然過程,我們只能延緩,不能停止。
最為重要的是,在現(xiàn)代社會,很少有人能正?!八劳觥?,我們總是自己“作”自己。
過量的飲食,不健康的生活,巨大心理壓力,飛來的橫禍,無端的戰(zhàn)爭,對地球的破壞導致更多極端的天氣等等,即使我們有活過115歲的潛能,我們可能會因為自身的原因,提前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