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集選擇器由兩個選擇器直接連接構成,其中第一個選擇器必須是元素選擇器,第二個選擇器必須是類選擇器或者 ID 選擇器,兩個選擇器之間必須連續(xù)寫,不能有空格。
交集選擇器選擇的元素必須是由第一個選擇器指定的元素類型,該元素必須包含第二個選擇器對應的 ID 名或類名。交集選擇器選擇的元素的樣式是三個選擇器樣式,即第一個選擇器;
語法:
元素選擇器 . 類選擇器| #ID 選擇器 { 屬性 1: 屬性值 1; 屬性 2: 屬性值 2; }
語法說明:“類選擇器| ID 選擇器”表示使用類選擇器,或者使用 ID 選擇器。
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 使用交集選擇器設置樣式 </title> <style> /* 元素選擇器設置邊框和下外邊距樣式 */ div { border: 5px solid red; margin-bottom:20px; } /* 交集選擇器設置背景顏色 */ div.txt { background:#33FFCC; } /* 類選擇器設置字體格式 */ .txt { font-style:italic; } </style> </head> <body> <div> 元素選擇器效果 </div> <div class="txt"> 交集選擇器效果 </div> <span class="txt"> 類選擇器效果 </p> </body> </html>
并集選擇器也叫分組選擇器或群組選擇器,它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任意選擇器組成的,不同選擇器之間用“,”隔開,實現(xiàn)對多個選擇器進行“集體聲明”。
并集選擇器的特點是所設置的樣式對并集選擇器中的各個選擇器都有效。
并集選擇器的作用是把不同選擇器的相同樣式抽取出來,然后放到一個地方作一次性定義,從而簡化了 CSS 代碼量。
語法:
選擇器 1, 選擇器 2, 選擇器 3, { 屬性 1: 屬性值 1; 屬性 2: 屬性值 2; }
語法說明:選擇器的類型任意,既可以是基本選擇器,也可以是一個復合選擇器。
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 使用并集選擇器設置樣式 </title> <style> div { margin-bottom:10px; border:3px solid red; } span { font-size:26px; } p { font-style:italic; } /* 使用并集選擇器設置元素的公共樣式 */ span, .p1, #d1 { background:#CCC; } </style> </head> <body> <div id="d1"> 這是 DIV1</div> <div> 這是 DIV2</div> <p class="p1"> 這是段落一 </p> <p> 這是段落二 </p> <span> 這是一個 SPAN</div> </body> </html>
后代選擇器又稱包含選擇器,用于選擇指定元素的后代元素。使用后代選擇器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確切地找到目標元素。
語法:
選擇器 1 選擇器 2 選擇器 3 { 屬性 1: 屬性值 1; 屬性 2: 屬性值 2; }
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 使用后代選擇器設置樣式 </title> <style> #box1 .p1 { /* 后代選擇器 */ background:#CCC; } #box2 p { /* 后代選擇器 */ background:#CFC; } </style> </head> <body> <div id="box1"> <p class="p1"> 段落一 </p> <p class="p2"> 段落二 </p> </div> <div id="box2"> <p class="p1"> 段落三 </p> <p> 段落四 </p> </div> <p class="p1"> 段落五 </p> <p> 段落六 </p> </body> </html>
后代選擇器可以選擇某個元素指定類型的所有后代元素,如果只想選擇某個元素的所有子元素,則需要使用子元素選擇器。
語法:
選擇器 1> 選擇器 2 { 屬性 1: 屬性值 1; 屬性 2: 屬性值 2; }
語法說明:“>”稱為左結合符,在其左右兩邊可以出現(xiàn)空格,“選擇器 1> 選擇器 2”的含意為“選擇作為選擇器 1 指定元素的所有選擇器 2 指定的子元素”.
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 子元素選擇器應用示例 </title> <style> h1>span { color:red; } </style> </head> <body> <h1> 這是非常非常 <span> 重要 </span> 且 <span> 關鍵 </span> 的一步。</h1> <h1> 這是真的非常 <em><span> 重要 </span> 且 <span> 關鍵 </span></em> 的一步。</h1> </body> </html>
如果需要選擇緊接在某個元素后的元素,而且二者有相同的父元素,可以使用相鄰兄弟選擇器。
語法:
選擇器 1+ 選擇器 2 { 屬性 1: 屬性值 1; 屬性 2: 屬性值 2; }
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 相鄰兄弟選擇器應用示例 </title> <style> h1+p { color:red; font-weight:bold; margin-top:50px; } p+p{ color:blu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style> </head> <body> <h1> 這是一個一級標題 </h1> <p> 這是段落 1。</p> <p> 這是段落 2。</p> <p> 這是段落 3。</p> </body> </html>
在 CSS 中,我們還可以根據(jù)元素的屬性及屬性值來選擇元素,此時用到的選擇器稱為屬性選擇器。屬性選擇器的使用主要有 2 種形式,
語法:
屬性選擇器 1 屬性選擇器 2...{ 屬性 1: 屬性值 1; 屬性 2: 屬性值 2; } 元素選擇器屬性選擇器 1 屬性選擇器 2... { 屬性 1: 屬性值 1; 屬性 2: 屬性值 2; }
語法說明:屬性選擇器的寫法是 [ 屬性表達式 ],其中屬性表達式可以是一個屬性名,也可以是“屬性=屬性值”等這樣的表達式.
屬性選擇器的應用: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 屬性選擇器的應用 </title <style> [title] {/* 選擇具有 title 屬性的元素 */ color: #F6F; } a[href][title]{/* 選擇同時具有 href 和 title 屬性的 a 元素 */ font-size: 36px; } img[alt] {/* 選擇具有 alt 屬性的 img 元素 */ border: 3px #f00 solid; } p[align="center"] {/* 選擇 align 屬性等于 center 的 p 元素 */ color: red; font-weight: bolder; } </style> </head> <body> <h2> 應用屬性選擇器樣式:</h2> <h3 title="Helloworld">Helloworld</h3> <a title=" 首頁 "href="#"> 返首頁 </a><br/><br/> <img src="miaov.jpg" alt="logo" /> <p align="center"> 段落一 </p> <hr /> <h2> 沒有應用屬性選擇器樣式 <h3>Helloworld</h3> <a href="#"> 返首頁 </a><br/><br/> <img src="miaov.jpg"> <p align="right"> 段落二 </p> </body> </html>
到此這篇關于CSS復合選擇器的具體使用方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SS復合選擇器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